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综合 >在庙号大都稀奇古怪的宋朝,赵构的庙号为何却十分常见 正文

在庙号大都稀奇古怪的宋朝,赵构的庙号为何却十分常见

2023-09-27 05:25:31 来源:科普一下“小学生自扣漏水免费观看”-(2023已更新)(哔哩/哔哩)作者:综合 点击:228次

原标题  :在庙号大都稀奇古怪的庙号庙号宋朝 ,赵构的大都的宋庙号为何却十分常见

"高宗恭俭仁厚 ,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,稀奇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" 。古怪构

后世对高宗的朝赵常评价褒贬不一,他也是为何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。一方面 ,却分他在南方延续了宋朝的庙号庙号统治,抵御了挟灭两国之威来袭的大都的宋金国 ,有再造乾坤之功 。稀奇

另一方面,古怪构他对敌国卑躬屈膝 ,朝赵常没有太过强烈的为何收复中原的愿望,李清照还借"至今思项羽 ,却分不肯过江东"来讽刺他 。庙号庙号基于后者,有人就认为赵构能够得个高宗的庙号,有些名不副实 。

(一)、任意为之,不遵照谥法解

庙号顾名思义 ,就是君王去世以后 ,进入太庙而享受的供奉之号 。他起源于崇尚祭祀的商朝,曾经也因为有子议父 ,臣议君之嫌而被放弃 。

在很长的一段一时间里 ,只有那些功勋卓著的帝王才配获得庙号。到了三国时期,礼崩乐坏,很多小诸侯也都拥有了庙号 。因此,它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不可攀。

1. 与众不同的宋朝庙号

展开全文

创基立业曰"太" 、功高者曰"高"、中兴者曰"中",同时也会遵照"祖有功 ,而宗有德"的说法 。不过进入唐宋以后 ,就没有那么考究了 。

大部分君王  ,都有庙号,所以大都参照《谥法解》中来评定。不过宋朝和其他朝代不一样,它不遵循此法,而是全凭继任君王和大臣们议定 。

北宋的前两位皇帝庙号自然是太祖与太宗 ,这与汉唐没什么区别 。接下来就是真仁英神哲徽钦而南宋则是高宗、光宗  、宁宗 、理宗、度宗 、端宗等 。

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比较罕见的,诸如真 、仁、光  ,还有以往谥法中未曾出现过的,就像神、哲 、宁 、理  、端等等。

所以 ,后人才会觉得宋朝的庙号普遍都非常奇怪。而赵构虽然有些过错,但是对整个宋朝而言有不世之功,他的庙号十分常见 ,在庙号大都稀奇古怪的宋朝  ,显得不是特别出众。那么,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 ?

2. 庙号普通,并不意味着功绩磨灭

高宗这个庙号并不稀缺,比如唐高宗李治,还有清高宗乾隆 。

用在此二人身上 ,显得有些德不配位 。不过 ,毕竟是其继任君王评定的 ,也在总不能弄的太难看 。高,在《谥法解》中意为"德覆万物曰高;功德盛大曰高;覆帱同天曰高"。

所以,这个谥号并不是有意在贬低赵构 ,反而是在赞美他 。也有人为赵构鸣不平,因为他毕竟是个中兴之主 ,在宋朝濒临灭亡之际,他力挽狂澜,扶大厦于将倾 。

认为重整山河的赵构应该和建立东汉的刘秀一样,至少也得获得个世祖的庙号 。可他和刘秀有着很多的区别 。

首先,刘秀是白手起家 ,虽然是汉朝宗室后裔 ,但早已经同汉平帝与汉哀帝等人出了五服 ,没有沾多少西汉光。

而高宗的父亲是徽宗 ,哥哥是钦宗 ,他是正儿八经的皇家子弟,能够重振大宋,这个名号起了很大的作用

其次 ,东汉是推翻了新朝以后建立的 ,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崭新的国家  ,只不过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延续了汉的这个叫法 。

南宋则不一样 ,赵构没有推翻任何朝代 ,只是在南方召集大宋旧部,所以它可以说是继承得来。而且 ,赵构能得到高宗的庙号 ,也是经过孝宗和文武群臣们深思熟虑的结果 。

(二) 、争议不断 ,最终定"高"

宋朝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不常见庙号主要有三个原因,首先,它是有意不与唐朝重复 ,就是不想和唐朝有着一样的境遇 ,所以只保留了太祖与太宗这两个既定的庙号。

其次,宋朝文官势力庞大 ,前任帝王的庙号必须由其评定,所以这些博闻强识之人 ,自然不愿意遵循守旧 ,一昧的引用谥法 。

同时 ,庙号大量出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,那些小国大都短命,宋朝不愿意自己诅咒自己,所以可以避免与当时的庙号有所重复。

1.选择众多 ,择不善者而弃之

宋高宗不同于其他君王 ,他的皇位不是钦宗禅让的,也不是徽宗指定的,而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。

同时,他一生有很大的功绩,也做出了很多的错误决定 。所以,自当是应该斟酌一番 。当时的大臣们主要提出了这几个选择 :世祖、圣宗、尧宗 、艺宗 、大宗、成宗、烈宗。

当时呼声最高的就是世祖 ,就像后来的爱新觉罗·福临因为是入关以后的第一任皇帝而得此庙号  。

不过 ,当时的大臣们不像清朝那样愿意一昧的跪舔 ,他们觉得称祖有些溢美。祖有功 ,而宗有德,一般每个王朝的第一个皇帝才能够称祖。

后来朱棣能够称祖,完全是因为嘉靖的大礼议之争,他本来的庙号就是太宗,关于他的史书也叫做《太宗实录》。

而清朝入关以后,不太遵循这些规矩  。从清朝皇帝二三十个字的谥号中,就可以看出。还有 ,赵佶都只评了一个徽宗,若是父亲为宗 。

而赵构为祖,那么难免有失昭穆之序,会引得天下人耻笑 。因为庙号中带着一个祖字 ,第一个方案很快就被否决掉了 。

2.相对中肯 ,择其善者而从之

南北两宋的文官地位都很高 ,所以他们不必为了讨好新君,刻意给上任君王美谥 。就根据其生前的种种行为以及个人性格,看着来就可以了。

既然无法用祖 ,那么也得找一个恰如其分的 。圣宗 ,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。比如平三藩,灭噶尔丹 ,收台湾的康熙皇帝,其庙号就是清圣祖。

赵构既然当不了祖 ,那么成为圣宗也还可以。"称善赋简曰圣,敬宾厚礼曰圣" ,很明显赵构在后者上做的并不好 。

所以,圣宗还是不适合他。那么剩下的尧宗 ,为何不可以呢?这个尧 ,指的就是帝尧,意思是高宗的功绩可以比肩尧舜。

很显然,这非常不合适。当时开创盛世的仁宗,都不敢自比尧舜 ,高宗若是用了这个 ,难免会饱受诟病。所以 ,还是高比较适合他。

因为殷商的著名君王武丁  ,就是用的这个谥号。虽然有些溢美,但并不是特别的过分 ,世人还能接受。

(三) 、君臣相投 ,大功告成

其实综合来看 ,高宗这个庙号之于赵构还算是比较中肯 。他有再造乾坤之功  ,虽然不愿直面对抗金国,但是内政打理的也算井井有条 ,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兴之君 。

如果没有他,想必宋朝就和后来的明朝没有什么区别。当然,滥杀忠臣 ,那是他永远也抹不去的污点 。

那么  ,高宗究竟是不是赵构最合适的庙号,既然不能用世祖以及圣宗和尧宗外为何不用其他的选择?

1. 其他皆不可,无须再争论

烈宗对赵构而言也是一个不可选择 ,"有功安民曰烈,秉德遵业曰烈"。不过这个字容易让人联想到英烈,而且历史上几乎也没有人用过 。

所以,这并不是最佳选择。至于宋徽宗 ,倒是和大部分的宋朝君王的庙号一样,都很稀奇古怪 ,可是说起来不太好听 。

他也不懂什么艺术 ,这个庙号还是更适合他那个以亡国为代价追求艺术品质的父亲赵佶 。再者如大宗,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,也没有文学性 ,同时难免有些自吹自擂的嫌疑 。

宋孝宗听闻这个以后 ,感觉大家就是在瞎胡闹 。那么思来想去 ,还是礼官颜师鲁等人提出来的高宗最合适 。

2. 有据可循 ,既有历史意义也符合人物特性

"本朝开基中兴 ,皆在商丘,国号大宋则今拟庙号独取乎商之高宗实为有证" 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赵匡胤在商丘建立的宋朝  。

而赵构称帝也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(宋朝时名作南京应天府)。因此 ,宋朝和商丘有着冥冥之中注定的不解之缘。

而商丘曾经是春秋时期 ,宋国的首都 。宋国王室乃殷商后裔,后来投降了周朝  。商朝的第二十三位君王名叫武丁 ,他在国家危难之际 ,励精图治 ,开创了一番盛世。

而恰好,他的庙号也是高 。要知道,武丁这个庙号,含金量要比后世的称高者  ,高的多  。所以,拟定高宗为赵构的庙号就是在往武丁身上靠拢。

之前有个宋国在商丘,宋国又有个祖先叫武丁 ,而宋朝又和商丘有着很深厚的缘分。如此一来既有了可以寻觅的历史踪迹,又能够言简意赅的概括赵构的这不平凡的一生 。

后人认为赵构配不上这个庙号 ,就是因为他"之畏女真也  ,窜身而不耻,屈膝而无惭,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矣"。

如果基于宋孝宗的立场,这个庙号很适合自己的养父 。这个庙号并不普通 ,只是在其他君王庙号都很稀奇的宋朝 ,显得格外出众。

当然,赵构的这个庙号也没有完全参照谥法 。还是和其他君王一样的 。

结语:

宋朝庙号奇怪 ,因为统治者特意的不想和魏晋南北朝的那些小国重复  ,也有意的避开唐朝 。而赵构的庙号为高,其实饱含着后人对他的赞美 。

而且 ,也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文学性  。没有采纳其他选择,是因为世祖有些溢美 ,而其他的根本不合适   。

参考文献:

《宋史》

文/林伯南

作者:知识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