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全女共居”作为一股潮流正在兴起,孩决伙过
它意味着一部分女性 ,定搭
不依靠婚姻和血缘 ,日解
而是绑性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家人 ,
长久而亲密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。爱比
一条联系了3组“共居”女性 ,恋人
她们有人从网络好友,个女更亲
逐渐结成新型PLP关系(柏拉图式生活伴侣),孩决伙过
有人与47位女生共居30天,定搭
同吃同喝,日解畅聊私密话题,绑性
还有人在城市郊区长租一栋别墅,爱比
用严谨的恋人表格和公约精神 ,
来让陌生女性拥有遮风避雨的个女更亲屋瓦。
自述 :啵啵茶 、夏夏、乐乐、一一
编辑 :刘亚萌
▲
啵啵茶和夏夏“友谊两周年纪念日”
啵啵茶和夏夏,均为90后
共居半年,加拿大
我们两个现在是处于柏拉图式生活伴侣(PLP, Plantonic Life Partnership)的关系中,PLP在加拿大也算是一个新鲜事物 ,它是指两个人结成伴侣关系 ,但这种关系的基础不是浪漫爱(爱情)或性关系。
▲
日剧《无法相恋的人》
一对无性恋的男女组成家庭
有一部日剧叫做《无法相恋的人》,里面讲的是一对无性恋的男女,组成了家庭,他们对任何性别的人都感受不到吸引力 ,但是可以结成亲密的生活同盟 ,算是东亚社会里比较贴近PLP的描述。
PLP并不限定性别,可以是两个同性好友,也可以是异性好友来组成。我们两个人之前也各自谈过恋爱,有过男朋友。
PLP与友情的根本区别 ,就是它的“承诺性质” 。
假如两个好朋友合租的话,大家会预期这个合租是暂时的,最终他们会各自结婚,搬出去。但是PLP关系 ,往往是以同居(长久在一起生活)为最终目标,有时候,爱情关系甚至是要为PLP关系让步 。
所以我们俩如果遇到矛盾的话 ,不会随便就想要放弃这段关系,而是会抱着想要继续下去的心态,共同经营 。
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开放式关系,如果一方想要与其他人约会恋爱,也是没问题的 ,当然这也是我们自己之间约定的 ,不一定代表所有愿意实践这种关系的人 。
▲
家中的书架
两人是通过读书认识的
我们两个最开始因为兴趣爱好相近成为网友,因为同城就慢慢多了很多线下接触的机会 ,时间久了就发现彼此非常合拍 。当时啵啵茶先从两个新加坡女孩写的文章里学到了PLP这个概念,之后就冒出了想要和夏夏尝试一下的想法。
我们俩在这个事情上一拍即合,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不婚主义者,更不想要生小孩 ,但我们都还是希望可以找一个生活上的伴侣,互相陪伴 。
▲
共享的果盘
如今我们俩共同生活了半年时间 ,对这段关系挺满意的 。
我们两个都是居家工作 ,有各自的卧室和工作台,能保证独立的空间。
在家务和生活习惯上,也是一个慢慢磨合的过程 。比如我们两个做家务的模式是不一样的,啵啵茶上班期间出来倒个水,发现地上有点脏,可能顺手就把那一块给擦了,但是夏夏是会特定找出来一天的时间 ,一口气做很多家务。
后来的一个协调就是 ,啵啵茶随手做一些打扫 ,负责一些客厅和角落,那夏夏可以多负责厨房 ,它是一个比较好控制的范围,可以用一整块的时间来清理。
做饭也是接近于对半分 ,但我们并不会局限说 ,我做了这顿,你必须要做下一顿 。通常来说,一个人做主厨 ,另一个人会过来搭把手,在旁边切个菜或者收拾一下厨房。
我们以前觉得家务就是要平均分配,但后来发现 ,做到绝对的公正公平是一件挺难的事情,每人每天的状态不同,有时候多做点,有时候少做点 ,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。关键的是建立信任,有一个好的沟通习惯 。
▲
家中的猫猫
其实我们两个之前都有跟男生同居的经验。啵啵茶上一次同居的男生 ,他的家庭是爸爸在外面赚钱 ,妈妈是家庭主妇,他的潜意识里可能觉得女性要做得更多一点,所以压力蛮大的。而且浪漫爱会因为这些小事,一点点被消磨。
虽然在PLP关系里,我们俩是可以跟别人约会的 ,但是到目前为止 ,好像都不太有动力去寻找爱情了 ,两人确实对浪漫爱的渴求是在下降的 。
因为我们在生活上彼此支持 ,关系也有承诺性质,确实已经获得了传统浪漫关系里的亲密感和安全感。而且我们俩工作都挺忙的,业余有很多活动 ,重新去约会和认识一个新人,这个过程还蛮累的。
在以前 ,我们似乎更想要体验多巴胺上脑、心动刺激的浪漫爱感觉,但那也可能就是一个短期的东西 ,体验过了就好,并不一定要长久地拥有 。对于未来,我们希望继续和对方把这段PLP关系经营下去,也乐意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,一起迎接可能会出现的挑战 。
乐乐,95后
与47位女性共居30天 ,贵州侗寨
“贵州侗寨共居实验”是由我和另外3个女孩发起的 ,我们都是数字游民 ,是在6月份安徽的一次“7天共居”里认识的,当时恰巧来的都是女生,感受都特别好,意犹未尽 。那我们就想 ,这种经验能不能复制?就开始筹划 。
我们希望这个“全女共居”不单只是一群人住着,而是一个让大家互相链接、探索自我的契机,刚好我们团队里有个女生是贵州人 ,她就提议说在侗寨旁边包一个民宿 ,来作为共居空间 。
▲
共居所在的村镇
整个“共居”为期1个月 ,最短是7天起订 ,最久的住了30天。基本上一周会换一波人,高峰期有20人同住在一起,我们最后统计是总共有47个人参与进来。
来的人有数字游民、Gap期的学生 、公务员、暑期放假的老师 ,还有的职场上班族是请了年假过来的 ,年龄集中在20-40岁之间。
大家主要还是被“全女”这个点吸引过来 。有2个40多岁的姐姐,都是单身,职场上都很成功,她们是对女性拼团养老很感兴趣,所以就来提前体验一下 。
有100多人报名 ,我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,那后续就制定了一些筛选标准 ,比如MBTI ,会倾向于将E人和I人保持1:1的比例 。以及“分享欲望”蛮重要的,如果你只是来居住,不参与活动,我们也会觉得不合适 。
▲
共居民宿一角,可休息,可办公
所谓的“共居”与“民宿搭子”不一样,在于我们更加强调这是一个集体生活 ,需要大家有参与度,比如房间的垃圾是需要自己整理的,公共区域的卫生也会按照抽签来分配,早餐过后的碗筷需要自己清洗等等 。
典型的一天是这样的。早上起床 ,可以参加一场正念的活动,之后一起吃个早餐。
接下来是自由活动 ,有远程工作需要的朋友,可以在1楼和4楼两个办公区进行 。想要去周边侗寨玩一玩的 ,可以在群里发起接龙,一群人就可以出发了 。
午饭和晚饭基本上是订餐。民宿距离镇上有1公里,我们就把一些餐馆的联系方式记下来 ,群里每个人点一道菜 ,然后请餐馆老板送过来。也有人喜欢出去散步 ,三三两两走到镇上,自己找个馆子就吃了。
有时候大家会一起做饭 ,这一个月总共有10来次的样子。
▲
一位女生教大家防身术
▲
一位女生分享女书的历史
到晚间的时候,我们会组织一些活动 ,比如茶话会和看电影,是自愿参加的。我们组织方的话,一开始会提一些话题讨论,比如怎么看待数字游民的生活状态、怎么去处理母女关系等等。
后来渐渐大家会自己发起活动 ,有个姐姐是学马伽术(又称以色列格斗术)的,她就专门教大家防身术 、反击性骚扰。还有个姐姐是景观设计师,她会经常需要做一些汇报工作 ,她就教大家怎么去做Presentation 。
我自己以前住过一些男女共居社区,我的体验是,一个环境里有男性进来之后,会让女生不太自在 。而且涉及到一些话题的时候 ,有些男性的视角和观点,说实话,确实会有那么一点扫兴 。
▲
席地而坐的“夜聊”
▲
一起放烟花
▲
一位擅长编发的姐妹
相比较而言 ,全女性的共居环境 ,会更加轻松 、自由 ,更有安全感。
我们洗完澡之后都几乎是不穿bra的,在晚上夜聊时候,有个女生就说“终于有一个空间 ,能让我肆意地晒出自己漂亮的内衣了”。
聊的话题也会更加私密 。我们总共有4波人,从第2波开始 ,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开启“性愉悦”这个话题,会分享自己的经历 ,对于我来说算是被科普到了。
身材焦虑 、容貌焦虑也是渐渐被消解的,我们有“夸夸群”的活动 ,大家围坐在一起,集中夸某一个人。
我当时没有参加那个活动,但也日常被夸 。
因为我脸是圆圆的,肉很多 ,但她们就会觉得你这个很好看 ,有胶原蛋白 。我的上肢和下肢都很壮 ,有练拳击的女生说这就是她们想要的类型 。这样一个月下来,我都有点自我膨胀了,现在觉得虽然我眼睛小 ,但也挺好看的。
▲
大家要离开了,很舍不得
在这个群体里,你会越来越认可自己,越来越接受自己,很妙的一个转变。而且后来我发现,在这一个月时间里 ,很少有女生化妆,大家都是很真实地面对彼此 。
有些城市里独居的女性 ,来这里体验到一个情感密度很高的状态 ,大家是有兴奋感的,会舍不得。我们之后也会在别的城市里筹划类似的项目 ,希望有更多的姐妹能体验到这种生活 。
▲
共居别墅所在的小区
一一 ,90后
8个女孩一起共居2个半月 ,南京
我是湖北人 ,其实已经在成都定居了,周围也有一些好朋友,但是同一个屋檐下的“全女共居” ,一直是我未来想要的生活方式 。
共居与合租的不同在于,它不只是寻找一起租房的室友 ,更是在寻找理念一致,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女性朋友 ,组成“居住联盟”,是近似于“家庭”的单位。
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,我在网上与饭饭和阿桐相识 ,发现她们也有这种想法 ,而且跟我一样,她俩也是不打算结婚 。那我觉得 ,与其让“女性共居”作为一个概念停留在脑海,不如先去实践一下。
她们两个人在江苏,其中阿桐还在南京上大学,那我就飞到南京。我们在江宁区找到一栋别墅,签了3年的租期 。它最多能住下6个人,公共空间很大,适合举办“家庭活动” ,我们进行了改造,同时开启对外招募 。
▲
客厅一角写着女书 “天下姐妹,金兰一家”
(其中“下”字,因女书转写网站错误而导致印刷有误)
别墅位置距离市中心有点远 ,比较适合自由职业者 ,或者考研的人,我们对入住者的要求很简单:生理和心理性别为女性 ,且不带男性回家 。
接着就会约候选者见面,看看房子,这个过程里聊聊天,也能迅速感知到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,一般来说,有边界感 ,且不厌女 ,我们都会很欢迎 。
▲
女孩们一起搬家
▲
一起装给家具上漆
2个多月以来,总共有8个人住进来,有一些是短住的,现在长住的总共是4个女生。
因为“共居”涉及到的面向非常具体:谁买菜 、谁做饭 ?公共空间卫生怎么维护 ?费用上怎么分摊?家电维修谁来找人……这些细枝末节,是最容易起摩擦的,需要有明确的规则。
拿做饭来说 ,一开始我们自己做,我和饭饭比较擅长,这就导致我俩每天至少要花2-3个小时在买菜、洗菜、烹饪上面,无限循环 ,真的很令人崩溃。
那我们就集体商议 ,请一个做饭阿姨,每天3个小时,帮我们做好午饭、清洗碗筷、整理晚饭食材 ,以及做一些公共区域的打扫。这样算下来,购买食材、请阿姨、外出就餐的费用加一起,每人每周平摊下来300元左右。
▲
一周菜谱 ,考虑营养均衡和每个人的口味
是工作量比较大的家务
▲
捡来的小奶猫
另外还有一些家务 ,是成员们必须要分摊的,比如做早餐、食材采购、制定菜谱 ,每周轮换 。
财务上面,我们每周会有一个备用金(好处是采购人不用自己垫钱) ,每笔花费都会被详细记录,周日的“家庭会议”上,大家对对账 ,同时计划下周要买的东西。
最近我们在小区里捡到了一只小奶猫,真的跟养个孩子一样,每天夜里要起来给它喂奶 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是很深切地体会到以往我们所说的“隐形的家务”量有多大 ,以及认可他人的劳动价值,这件事情是多么重要 。
▲
一起包饺子
▲
一起玩游戏
全女共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——更加安全。你忘记带钥匙了有人给你开门,夜晚点外卖也不会心慌,而且遇到与物业房东掰扯的事情,你有身边的姐妹支持你,大家群策群力,有更强的心理抵御能力。
除此之外,快乐是加倍的,我们简直就是“全女版的老友记”。
我们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,会一起打游戏,晚上9:30的时候一起跳健身操 。有一个姐妹带来投影仪 ,我们会一起看电影。有一次两个姐妹肠胃炎了,我们一群人把她俩送到附近医院,租了轮椅推着走,又心酸又好笑。
暑期的时候,有一位高校的女老师来这里,住了大半个月 ,她本来是独居的状态,但是大家相处地很融洽 。之后她回到所在城市 ,可能也是受我们影响和鼓励 ,现在开始有了合租的姐妹了。
我是很希望能将这个“全女共居”模式复制下去。因为这次的招募 ,有很多姐妹入群 ,那么我们就把这个群做成线上社区 ,在同一个城市的有共居需求的姐妹 ,可以自己组队,然后找到房子。
比如单亲妈妈们可以共居、夜猫子共居 、宠物人共居……我们也会在群里分享已有的共居经验,遇到问题怎么去解决 ,帮助大家形成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。
最理想的情况 ,是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有一栋一栋的女性共居空间 ,然后松散地分布在城市里,无论你是刚踏入社会的学生 ,还是生活困难的单亲妈妈,都能找到遮风避雨之所 。
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播客《有理放肆》 。感谢出圈研究所、她乡和播客《噢!妈妈》 ,对本文亦有贡献。